• 2023年11月17日 今日8版
  • 返回首版 | 返回巴中网
  • 中共巴中市委机关报
      A8  综合·广告 【返回】
    关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远离不良习惯 让生命“深呼吸”
    • 1
    图:医务人员向市民宣讲慢阻肺病相关知识。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建军 文/图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目前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平均每年约有270万人死于慢阻肺。我国最新的调查显示,40岁以上慢阻肺病的患病率为13.7%,相当于每8个人中就有1个慢阻肺患者。

      那么,什么是慢阻肺?我们又该如何预防?记者采访了巴中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南坝院区)副主任医师蔡懿。

      现象
      每8人中就有1个慢阻肺患者

      11月15日,也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在市中心医院南坝院区广场,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正在为市民宣讲慢阻肺病相关知识,并为咨询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检查,让市民对慢阻肺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引导大家远离不良习惯。

      蔡懿介绍,根据我国最新的调查显示,40岁以上慢阻肺病的患病率为13.7%,相当于每8个人中就有1个慢阻肺患者。蔡懿说,慢阻肺的病因可分为内部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有慢阻肺遗传家族史者患病概率更大。此外,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有哮喘、结核病史,长期接触粉尘等有害气体,空气污染也会引发肺部支气管的慢性炎症,破坏肺泡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导致慢阻肺。

      蔡懿介绍,慢阻肺是由于长期的气管炎症引起呼气时气道的阻塞狭窄,导致呼吸不通畅,从而导致病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和慢性咳嗽、咳痰。“进入冬季,气温骤降,慢阻肺就到了高发季节。”

      “由于慢阻肺发病隐匿、病情进展相对缓慢、早期症状不典型,病人没有明显不适,患者往往就错过了最佳诊疗时间。如果出现气道狭窄呼吸困难等症状再就医时,一般都是中重度的慢阻肺了。”蔡懿说。

      预防
      加强锻炼并远离不良习惯

      “慢阻肺的成因包括吸烟、厨房油烟、空气污染,其中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原因。大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呼吸系统。”蔡懿介绍,慢阻肺患者中90%以上都有吸烟或者被动吸烟史,且吸烟时间越长,吸烟数量越大,慢阻肺的发病率也越高,这是慢阻肺中男性患者居多的原因。

      “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气道疾病。”蔡懿说,如果有了慢阻肺,首先就是要戒烟,并进行药物治疗,做一些康复锻炼、有氧运动:慢跑、游泳、八段锦、太极拳等。如果是严重到明显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有可能就需要做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如果有抽烟或长期吸二手烟的群众,建议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查,重度以上患者需每6个月检查一次。早期发现疾病,早期进行治疗。”

      蔡懿介绍,目前慢阻肺的防治方法,一是药物治疗,一是手术治疗,另外就是日常防治。慢阻肺患者除了戒烟外,居住的环境要保持空气流通,预防感冒,尤其是中老年人抵抗力低下,要注意保暖,及时增加衣服,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搭配,尽量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为主。另外,可进行呼吸功能训练(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肌训练等)、气道廓清训练、有氧训练(快走、呼吸操)等来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

      ■名词解释

      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老慢支”,是成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肺部疾病。

      世界慢阻肺日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星期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今年11月15日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为“肺系生命,刻不容缓”,旨在强调早期肺部健康、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