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正直镇:
推进“枫桥式”综治中心建设探寻社会治理“金钥匙”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东升
“听说现在去缅北不用吃苦就可以挣大钱,这个路子可不可靠?”近日,家住南江县正直镇荆江社区的何飞急忙到镇综治中心咨询。在工作人员的及时劝阻下,涉世未深的何飞才没有被诱骗至境外从事电信诈骗。
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正直镇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推进“枫桥式”综治中心创建工作,激活基层社会治理“一盘棋”。
坚持“一个主导”建阵地 激发社会治理“原动力”
在正直镇,新建成的综治中心集网格化服务管理、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处、公共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等功能为一体。按照“只进一扇门、办成一揽事”的理念,明确由党委书记兼任综治中心主任。在各村(社区)设立综治中心点,由村(社区)支部书记分别兼任镇、村(社区)综治中心主任,由政法委员和村(社区)副书记分别具体负责工作落实。全镇30个村(社区)实现综治中心建设全覆盖。
坚持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为主导,成立书记、镇长任主任的平安正直建设委员会,确立创建工作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和“党政认可、群众满意、工作创优”的总目标,明确党建引领、“三化”提升、“五治融合”、源头治理、精细管理五项工作重点,从制度层面有力有效推动创建工作。
在运行实体化方面,制定以一体化运行、常态化研判、集约化攻坚、全程化跟踪、制度化保障为标准,镇综治中心落实“政法委员常驻坐班、班子成员轮流定期接访”制度;采取社会治理办、派出所、信访办常驻,司法所、法庭、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卫生院轮驻方式,聚合治理力量,及时处理各类纠纷矛盾。
细化“一张网格”强对接 激活社会治理“小细胞”
12月15日,花桥村综治中心干部刘军章拎着包刚跨进门槛,屋内余宣清赶忙起身招呼着:“你们这么快就办好送来了,感谢感谢!”
余宣清曾是襄渝铁路民兵,患有严重的矽肺病。前段时间,镇上通知襄渝铁路民兵验证,眼看马上就到截止时间了,可自己身体又受不住往返奔波,这可愁坏了他。情急之下,他想起村上综治中心可以一站式解决很多问题,便赶忙掏出手机联系网格员刘军章。很快,刘军章就上门收取了他的身份证复印件,到村上经镇民政核实签字后,顺利办结。
近年来,正直镇加强网格治理,建立分层分级全科网格体系,建成镇域网格1个、片区网格3个、全科网格31个,配备专职全科网格员2人、兼职全科网格员29人。在落实“全科网格”治理基础上,以“发掘民力,源头防范”为思路,在全镇31个全科网格内设立微网格,建立微治理联户长制度,并落实“三个对接”。
加强与综治中心对接,坚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与综治中心一体运行,向村、社区延伸,将微治理联户长纳入村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组织建设范畴,发挥“综治中心+网格长+网格员+联户长”四级组织架构优势,做到群众反映、村社综治中心响应、镇综治中心答应、相关单位回应。村社综治中心建立微治理联户长例会制度,收集分析社情民意,有针对性解决问题、并采取以会代训形式,提高联户长参与社会治理工作能力。
加强与治理专员对接,落实“治理专员千人行”计划,向30个村社区分别派出治理专员2名。治理专员下沉一线,围绕政策法规宣传、民情民意调研、群众信访调解、道德文明监督等治理内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堵点,听取群众意见、了解民生需求。各村(社区)综治中心建立联户长与治理专员对口联系制度,由治理专员团结带领网格员、联户长合力解决矛盾纠纷,实现基层治理终端见效、群众有感。
加强与职能部门对接。通过单位挂点联系和干警走访等方式,及时提供情报信息创造条件,为公安、信访等部门增加“流动岗哨”。
完善“一套机制”保质效 安装社会治理“新引擎”
为确保社会治理出成效,正直镇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机制。在矛盾纠纷排查方面,要求村(社区)干部、全科网格管理员、治理专员,小区楼栋长和十户联防长,按照各自责任片区常态化开展走访摸排,及时上报矛盾纠纷、安全风险隐患,由村(社区)汇总、研判及化解处置,不能化解处置的及时上报镇综治中心处置。在矛盾研判方面,由镇综治中心专职副主任召集“两所一庭一办(信访办)”对问题集中研判,会商处理当日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完善调解机制,建立以“1个中心”(镇综治中心)为主体,“4支专业队伍”(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为支撑,其他“N个”需要参与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第一时间介入的“1+4+N”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实现辖区内民情、案情、访情、疫情等信息第一时间全面掌握,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进入视野,专群力量第一时间跟进化解。同时,完善服务机制,全面推行“特殊人群上门办”服务机制,选拔274名村社干部和有能力的党员代表组成的“红色便民服务队”,对1427名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按照“五人一格、五格一网”要求一对一指定“跑手”,采取“上门收资料、到村帮忙办、办结送上门”的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分类型帮办代办服务8000余人次。